suncitygroup太阳新城2018年举办学术讲座一览表
 
 
  
   
    | 序号 | 讲座题目 | 主讲人 | 单位、职称 | 讲座时间 | 
   
    | 1 | 秦汉都城与帝陵考古 | 徐龙国 |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 | 1月8日 | 
   
    | 2 | 有关唐前文献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| 刘跃进 |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《文学遗产》杂志主编 | 1月9日 | 
   
    | 3 | 报告文学的文学特性和现实意义 | 李炳银 |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| 3月23日 | 
   
    | 4 | 口头传统概说—人类说话的历史和说话的艺术 | 朝戈金 |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 | 3月24日 | 
   
    | 5 | 文学艺术的翅膀与根 | 施 玮 | 著名诗人、作家 | 4月3日 | 
   
    | 6 | 本体、话语与方法——关于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些理解 | 林安梧 | 台湾慈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| 4月3日 | 
   
    | 7 | 论重纽问题的新进展 | 竺家宁 | 苏州大学教授 | 4月4日 | 
   
    | 8 | 漫谈语言学研究方法 | 田小琳 | 香港岭南大学文学及翻译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 | 4月7日 | 
   
    | 9 | 缪斯与东朗:是什么使文学成为文学 | 徐新建 | 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、教授 | 4月20日 | 
   
    | 10 | 梁启超与文学界革命 | 关爱和 | 河南大学原党委书记 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、教授 | 4月23日 | 
   
    | 11 | 华文文学与汉语文学 | 朱寿桐 | 厦门大学suncitygroup太阳新城教授 | 4月24日 | 
   
    | 12 | 汉字、汉语和中国文学在日本的受容 | 堀 诚 |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 | 4月24日 | 
   
    | 13 | 从《典论·论文》讨论建安文学批评的发生 | 傅 刚 |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 | 4月28日 | 
   
    | 14 | 民国历史语境与革命文学谱系重构 | 张武军 | 西南大学suncitygroup太阳新城教授、博士生导师 | 5月7日 | 
   
    | 15 | 字书的数字化整理 | 李国英 | 北京师范大学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副院长、教授 | 5月13日 | 
   
    | 16 | 计算机辅助古籍版本校勘系统设计与实现 | 周晓文 |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 副所长、教授 | 5月13日 | 
   
    | 17 | 高层次秘书的素养和前景 | 杨剑宇 |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 | 5月14日 | 
   
    | 18 | 鸠摩罗什与丝绸之路文化传播 | 徐兆寿 |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、教授 | 5月14日 | 
   
    | 19 | 西凉马文化与《国家坐骑》 | 李学辉 | 著名作家 | 5月15日 | 
   
    | 20 | 礼学与读书 | 王 锷 | 南京师范大学suncitygroup太阳新城教授 | 5月27日 | 
   
    | 21 | “解密”与“推手”——鲁迅小说的结构艺术 | 周维东 |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| 5月28日 | 
   
    | 22 |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语言 | 周庆生 |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语言学研究室 主任、教授 | 6月6日 | 
   
    | 23 | 美国的中国文学研究 | 梁 霞 | 美国华盛顿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教授 | 6月23日 | 
   
    | 24 | 汉字的大传统原型 | 叶舒宪 | 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、研究生院教授 | 6月28日 | 
   
    | 25 | 从“文小姐”到“武将军”的跋涉之路——丁玲与陕北 | 王增如 | 原丁玲秘书、研究员 | 6月29日 | 
   
    | 26 | 丁玲与中国现代文学——以陕北十季的生活与写作为中心 | 王中忱 | 清华大学人suncitygroup太阳新城中文系教授 | 6月29日 | 
   
    | 27 | 东晋兰亭雅集的幕后推手 | 张廷银 |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| 9月7日 | 
   
    | 28 | 民国学术制度化建设的路向 | 沈卫威 | 南京大学suncitygroup太阳新城教授 | 9月17日 | 
   
    | 29 | 智能化无人机技术及人的作用 | 黄长强 | 空军工程大学教授 | 9月18日 | 
   
    | 30 | 音变和义变的密切关系/位移和体貌:从“往”和“到”的分布看位置变化和体的关系 | 太田斋 柯理思 | 日本神户外国语大学教授 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东亚语言研究所教授 | 9月18日 | 
   
    | 31 | 长篇小说的艺术问题 | 张梦阳 |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| 9月18日 | 
   
    | 32 | 从类型学的视角看汉语北方话目的构式“VP去”的发展 | 柯理思 | 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东亚语言研究所教授 | 9月19日 | 
   
    | 33 | 当代文学的陕西经验 | 白 烨 |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| 9月22日 | 
   
    | 34 | 论晋方言语音研究在汉语语音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| 乔全生 |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会长 山西大学教授 | 9月28日 | 
   
    | 35 | 民族文化混血及审美与文学创作 | 贾志刚 | 四川省作协散文专委会主任 | 9月28日 | 
   
    | 36 | 海外华文文学的传播及嬗变——新移民文学跨文化书写 | 吕 红 | 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会长 | 9月29日 | 
   
    | 37 | 散文诗创作与鉴赏 | 唐蔓琳 | 中国散文学会成都创作中心主任 | 9月30日 | 
   
    | 38 | “学科”学的框架与实践领域 | 赵正阳 |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| 10月18日 | 
   
    | 39 | 数字加密乌托邦及其反面 | 孙佳山 |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 当代文艺批评中心主任、副研究员 | 10月18日 | 
   
    | 40 | 小说的锐谋与缓攻 | 文丽清 | 国家一级作家、《解放军文艺》副编审 文职副军级女作家 | 10月20日 | 
   
    | 41 | 唐诗细读与研究论题的提出——由仁华《杂言寄李白》的误读谈起 | 卢燕新 | 南开大学suncitygroup太阳新城教授 | 10月20日 | 
   
    | 42 | 陶渊明诗《乞食》的场景还原解读 | 和 谈 | 新疆大学教授 | 10月21日 | 
   
    | 43 | 鲁迅与新文化运动——“鲁迅与现代中国”系列讲座之一 | 黄乔生 | 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、研究员 | 10月22日 | 
   
    | 44 | 晚明叶小鸾文学形象生成及相关思考 | 杜桂萍 |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| 10月24日 | 
   
    | 45 | 论语言的起源—传统语言起源观补正 | 张其昀 | 扬州大学suncitygroup太阳新城教授 | 10月30日 | 
   
    | 46 | 美学、艺术学的发展趋势 | 周 宪 |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、人文社会科学高研院院长 | 11月4日 | 
   
    | 47 | 从“立人”到“相互主体性”:鲁迅思想的诞生——“鲁迅与现代中国”系列讲座之一 | 高远东 | 北京大学教授 | 11月7日 | 
   
    | 48 | 世界语言生活的特点与趋势——兼论语言生活研究的方法 | 赵蓉晖 |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 | 11月21日 | 
   
    | 49 | 全球治理视阈下的汉语国际教育:问题与对策 | 胡范铸 |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| 11月22日 | 
   
    | 50 | 现代华人作家的文化中国情怀 | 沈庆利 | 北京师范大学suncitygroup太阳新城教授 | 11月26日 | 
   
    | 51 | 出土文献与上古汉语词汇研究片论 | 陈伟武 |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| 11月27日 | 
   
    | 52 | 纪实与虚构:《幌马车之歌》的采访与写作 | 蓝博洲 | 台湾中央大学新锐文化工作坊教授 | 12月3日 | 
   
    | 53 | 从汉文佛典中“猴狲”之“狲”的语源谈起 | 董志翘 | 南京师范大学suncitygroup太阳新城教授 | 12月8日 | 
   
    | 54 | 经典作家与小说技巧 | 杨争光 |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国家一级编剧 | 12月19日 | 
   
    | 55 | 金元道教文学的总体风貌 | 吴光正 | 武汉大学suncitygroup太阳新城教授 | 12月21日 | 
   
    | 56 | 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/以文化创意激活传统文化资源 | 齐勇峰 范玉刚 |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 | 12月23日 | 
   
    | 57 | 《礼记》与“内圣外王”之道 | 丁 鼎 |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员教授 | 12月23日 |